四川草帽文化历史百年照片集锦时间:2024-10-09 22:38:54
关于“草帽”的历史在我国是没有系统研究的(“草编”研究较为详细)。在浙江东部一带,草编历史悠久且出名,著名的宝鸡凤翔县草编历史可追溯于北宋,宁波鄞县草帽工艺历史可以推至明代(名“高旦”,仿斗笠式样)。
四川草帽历史起源已无法知晓,但以本人收集的全国百年照片来看,草帽出现次数最多的属四川,更集中于成都平原,可以说是一绝。川内最为出名的,且列为非遗的是龙泉驿柏合镇草帽,这与1941年Carl Mydans在龙泉驿拍摄内容相符合,一种说法是清代广东移民带来的艺术(龙泉驿清代多为外来移民),甚传为清宫廷贡品,建国后成为礼物送给外国元首,主席来川戴着柏合草帽游走在田间。草帽具有百年历史的还包括自贡、达州渠县等。
建国后,四川草帽业有了较大发展,其中巴县、三台、华阳、营山等地草帽成为百姓收入支柱之一,1966年自贡灯草帽样品在广交会成功打入国际市场,但到八十年代中后期走向衰败。1981年三台草帽实现半机械化生产,并在1985年成为四川质量标准。
依据收集图片显示,四川草帽很有特点,帽檐很长,在《两代沧桑》书籍中写道:“柏合寺的草帽……一般二十八圈,好的四五十圈,最高级的达五百圈,但圈数多不等于草帽大,而是毛根儿掐得细。”,柏合镇以前老老少少都会“掐辫子”。其他地方草帽是否也是如此样式,为何演变为现在的短檐帽,则需要未来发掘了。
关于草帽,一样有当地习俗。每逢佳节,女婿回娘家父母会赠一对草帽;不能随便拿未婚女子家的草帽【四川有一句“取草帽子”看来和婚姻有关,后面才添加了些其他含义】;每逢祭拜,用卖草帽的钱购买纸钱祭品以表虔诚。在宝鸡凤翔县也有相似的习俗。